高教动态 您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高教动态

“顶天立地”深化产教融合

来源:0     发布时间:2018-10-25 18:31:52      

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生命力和竞争力之所在。为了推进人才的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连接,加快科技创新的研发和转化能力,去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在《意见》的指导下,不少高校积极响应,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和社会需求,立足学校特色,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建立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解决产教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

探索行业类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

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 宋维明

深化产教融合,将积极增强高校服务支撑能力,做好服务国家战略的大文章。深化产教融合,将进一步引导高校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实现学科、人才、科研与产业的良性互动与有效衔接。

北京林业大学秉承“知山知水、树木树人”校训,以支撑服务国家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坚持走开放办学道路,促进教育与行业、教育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实现了人才培养模式和成果转化模式创新,走出了一条行业高校的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坚持“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落实“四个服务”,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以办学模式创新为切入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着力开展“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创新与实践。通过逐步完善“双循环双转化”体制机制,探索校内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长效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循环;构建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体制机制,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模式的外循环。将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形成的内部循环成果,转化为服务于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需求的智力供给;将社会服务中获取的资源、信息、技术和成果,转化为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有效资源。

北京林业大学“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在传统产学研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紧密对接,做到“顶天”“立地”。通过办学模式创新,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贯穿于学校办学全过程,对内打通科教结合渠道,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促进跨学院、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育人质量水平;对外建立与政府、产业(企业)和用户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创新、互动融合关系,汇聚各类社会资源,为拓展育人空间、激发创新活力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供载体与平台,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

学校先后与地方政府、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上市公司、行业行政主管部门、高校及研究机构等38个单位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了以协同创新中心为主,包括产学研联盟、实践基地、工程(技术、实验室)中心等在内的多种创新联合体,大力推动教育链、人才链、知识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通过“政产学研用”办学模式实践,学校对外合作和产教融合的广度、深度不断拓展,质量有效深化。在河南鄢陵,我们探索实践了北京林业大学-鄢陵协同创新中心、“11122”花木产业战略转型工程、“926春苗计划”等合作新模式,被誉为校地协同创新的“鄢陵模式”,被评为“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科技创新十大推荐案例”。

学校牵头组建的国家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融合63家理事单位,完成国家级科技项目50余项,取得一批影响行业发展的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协同十余省市行业部门、数十个苗圃科研基地、上百家骨干企业,共同治理我国北方城市杨柳飞絮生态问题。学校国家大学科技园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与企业孵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协同”三结合的创新孵化平台,搭建中国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木材储备战略联盟,组建中关村生态环保创新园,聚集行业上市企业落户并孵化出一批行业特色企业,包括学校师生创业企业50余家,助推部分企业挂牌上市,有力支持了“双创”事业发展。

通过多元化的协同创新模式,学校签署合作合同经费近5000万元,同时拓展了包括2万余亩林地、近2000亩苗圃科研用地、1500平方米智能温室和5400平方米科研用房在内的各类办学资源,为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学生就业等领域赢得了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了巩固办学特色、激发办学活力、增强服务功能和彰显社会责任的综合效应。特别是锻炼和培育特色优势学科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促进学科与行业相适应,实现协同共赢,有力地促进了“国际知名、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的实现。

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坚持走开放办学、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的道路,符合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实际。依据学校实践探索的体会,学校认为,全面深化产教融合,必须更新观念、把握机遇,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动能转换和科技革命勃兴对高等教育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必须深化综合改革、开展政策创新,在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内部治理体系等重点环节加强改革;必须完善绩效评价和质量评估标准体系,健全宏观调控、监管评价和公平竞争制度,并对高校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导向引领作用。

《意见》的出台,为高校特别是北京林业大学等行业特色高校提供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同时,也坚定了我们继续走质量提升、特色发展道路的信心。我们将更加务实地立足学校自身资源禀赋特点,更加深入地探索产教融合特色办学道路,显著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价值创造力和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力,成为加速创新驱动的策源地和产教融合的主力军,为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林业大学继续努力。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深化校地校企合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党委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张军

近年来,北航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立足自身优势特色,围绕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始终致力于把取得重大科研成果的优势转化为促进人才培养、带动产业创新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生产力,积极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持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加快推动科研创新转型发展,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开展了大量探索和实践。

首先,优化整合原有学科专业结构,巩固特色优势。大学要根据需求导向调整专业结构,调减或叫停不符合要求的专业;此外,还要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加大学科建设投入力度,优化原有优势学科,打造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合作平台。在此方面,北航紧密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聚焦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等具有高度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领域,重点建设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等12个学科群,同时巩固和强化航空航天、精密仪器等学科的引领地位,不断夯实和增强软件、材料、交通等学科的领先优势。

其次,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北航紧抓国家重大专项机遇,发挥顶尖学科的辐射带动引领作用,发展建设了一批以再生医学、智慧医疗、量子、无人系统、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兴交叉学科方向,成立了“北斗丝路学院”等创新型学院。

《意见》要求,要“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拓宽企业参与高校办学的途径,发挥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坚持“引企入教”,汇集校内外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吸纳引入优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推进面向企业的教育教学供给侧改革是紧密连接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的关键环节。北航高度重视专业优势与行业特征相结合,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与中国商飞合办“大飞机班”,与中航工业共建国家“试点学院”,入选全国首批“工程博士”培养试点单位,促进生产任务与人才培养的有机融合,完善创新创业和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体系与培养能力。

坚持“引企入研”,提升校企协同科技创新的深度维度。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是高校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最终要通过市场化的推广和应用实现,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协同科技创新,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北航努力构建开放、多维的协同创新体系,利用行业特色,瞄准航空科技战略制高点,与中国工程院联合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相关领域首个国家级咨询研究机构;参与发起成立“空间信息产业联盟”“国家通用航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中国云产业联盟”等,成为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形成千亿级产业的未来集聚地。

要在产教融合进程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最终要通过人才的供给来实现,产教融合应当立足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服务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高度,充分发挥现代大学的强大社会服务功能。

发挥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优势,服务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经济发展。高校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优势应首先服务于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努力构建开放、协同、互补的双向发展模式。北航地处首都科技创新核心区域,在北京市大力建设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北航积极参与并全力予以支持:与房山区政府合作建设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致力于打造“中国医工硅谷”;围绕“两机专项”,积极筹建航空科学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航空发动机基础科学中心;围绕国家“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重大科技项目,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布局落地北京;依托基础前沿研究优势,积极引领人工智能服务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依托高端智库,为首都发展提供战略支撑。通过在这些领域的持续探索,提升服务首都发展的参与度。

拓宽办学资源与发展空间,促进与地方科创和经济产业发展互惠互补。加强科技供给,促进成果转化,是深度融合产教一体化的必然要求。高校的发展和布局要有更高层次的战略意义和目标远见,要发挥好高校科技创新的辐射作用,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办学资源与发展空间,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与社会。2016年以来,北航先后与云南、青岛等多地签署合作协议,在青岛、合肥、成都、昆明、台州等地建立了合作平台,旨在通过利用各地的经济、政策、产业及区位等相关优势,结合北航的科技创新能力,实质性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国际交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根据《意见》要求,学校未来将进一步明确产教融合的发展思路和实现路径;进一步优化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汇聚多方资源和力量参与办学,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落实产教联合协同育人机制,切实抓好“引企入校”“引校进企”等工作,促进校企一体,积极推进学校牵头成立校企、行业的相关联盟,构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格局。

“四链衔接”服务西部民族地区发展

云南大学校长 林文勋

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生命力和竞争力之所在。云南大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通过统筹实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和“一省一校”重点建设工程,充分利用编制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契机,系统谋划学校的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改革举措,着重在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高校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构建特色鲜明的学科体系和形成地方需要的专业方向。云南大学围绕云南省民族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地处边疆并毗邻南亚东南亚的“三大优势”,不断优化学科结构与布局,充分整合学科资源,着力推动“两大转化”,即将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学校的学科优势,再把学科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构建并实施了一流学科、高峰学科、高原学科、基础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四位一体”的学科体系整体提升计划,分类型分层次开展学科建设。

学校以民族学、生态学等五个一流学科(群)建设为牵引,设立学科特区,打破学科和院系壁垒,激发学科内生动力;同时推进区域内校校、校所、校院、校企协同创新,对接国家重大科学布局、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和边疆治理、民族治理需要,支撑云南省生物产业、大健康产业、文化产业等重大产业需求,致力于建成民族学、生态学与生物学、政治学与边疆问题研究三大学科高地。

产教融合是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一招),其目的是实现高校源源不断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学校坚持以协同育人、实践育人为内核,科研育人、文化育人为两翼的“四个育人”理念,通过整合校内课程资源,建设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的四级课程平台,统筹学校、学科、学术、学者、学生的关系,努力做到学科有特色、学术有特点、学者有特长、学生有特质,构建了“知识探究、能力提升、人格养成”三位一体、符合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协同育人重在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以校校、校院、校企等多方合作为载体,以共建课程、共编教材、共建队伍、共建基地等为抓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多元协同,拓展育人的广度和深度。实践育人以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为重点,以打造高水平校外实践基地为抓手,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共建220多个教学实习基地,引导“文科学生走进研究室,走向社会;理工科学生走进实验室,走进企业”,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需求。

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能力,必须要有完善的教育体系、先进的科研体制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为此,云南大学主要围绕师资队伍建设、科研体制机制、行政管理、资源募集配置“四制并举”,不断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现代大学先进制度体系。一是以高端人才和青年人才为重点,围绕云南战略性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学校一流学科,内培外引,引育并举,大力实施国内引才和海外引智计划,完善校内高端人才延聘和中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人才改革试验示范区,搭建人才成长阶梯,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做好引人、育人和用人三篇文章,构筑区域人才高地,支撑产业发展。二是通过创新科研组织形式,调整、优化科研机构,改革科研资源配置模式、科研经费管理体制和科研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建立政产学研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建设卓越科技创新体系。三是以深入实施《云南大学章程》为抓手,构建以“章程”为统领的规范、统一、完善的制度体系,吸引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学校日常治理,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四是构建校友资源、对口帮扶资源、国际资源“三大资源筹集网络”,多方面完善校企合作信息供需对接机制,建设人才资源、项目储备、发展信息“三大资源库”,全面提升资源获取能力和资源配置整合能力。

面对新使命、新任务、新要求,云南大学将始终按照“立足云南、服务国家、辐射两亚、走向世界”的思路,坚持“开放合作、集成创新、协调共进、特色发展”的理念,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习总书记关于云南发展“三个定位”的重要指示,以及云南省重点产业建设,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做区域文章,办一流大学,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当前,国家推进“双一流”建设,我们既要有世界一流大学的高度和视野,遵循一流大学建设的共性规律,更要关注国家和区域需求,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培育学科新增长点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西北大学校长 郭立宏

近年来,西北大学坚持“立足陕西、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服务定位,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求,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强化竞争意识,完善合作机制,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全面促进产教融合,逐步形成了“双龙头”联动为引领、“四主体一联合”新型校企研发平台为核心的产教融合体系,产出了一系列代表性成果,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相适应,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积极完善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推动实施“学科+”行动计划,引导和支持学科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文理交叉、理工互动,形成集群效应。学校围绕战略需求,积极培育优势特色学科集群,依托区位资源,着力在大陆构造及其资源能源环境和生命演化效应、边疆考古与中国文化认同、量子信息和战略性先进材料构筑与开发、陕北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与绿色生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国别及区域问题研究等领域打造高层次学科平台,培育优势特色学科集群。

通过健全学科链—产业链—创新链贯通机制,学校初步形成了能源化工、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等产教融合示范区,构建了与陕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相对接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学校重点打造能源化工和生物医药两个特色产教融合发展方向,形成“双龙头”牵引模式,与国有龙头企业延长石油集团共建“延长—西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与民营龙头企业金花控股集团筹建生物医药技术研究院、共建沣西特色小镇。

探索“四主体一联合”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高校科技资源在企业创新中的支撑作用,与延长石油集团建立陕西省新型研发平台—“延长—西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按照延长集团产业需求,聚焦关键技术问题,实行“按需、动态、分类、多元”聘任机制,双方共同引进“千人计划”“杰青”等高层次人才。

围绕企业技术攻关任务开展工作,实行“双导师”选聘,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产出成果由企业优先使用和转化,转化收益按照出资比例分配。知识产权及政府奖励由双方共同提出申请,明确成果转化收益归属,打破校企合作传统的企业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以高校科技资源解决了企业共性核心关键技术问题,突破产教融合瓶颈,实现了研发优势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学校紧密契合西安市高校创新改革试点,着力打造成果转化平台,积极聚合多方资源,加强科研成果与企业和市场有效对接,确保成果转化目标明确、更具效率。针对成熟的科技成果,构建由“新型研发平台+专业孵化器+校园众创空间+微种子基金+成果推广平台”组成的“五位一体”转化新模式予以推广;针对校内优势学科,建立成果转化清单,设立成果转化培育项目。学校致力于打造运营机制灵活、专业人才集聚、服务能力突出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建立高技术转移创新研究院,引进成果转化职业经理人团队,为教师配备运作基金、提供中介服务的成果转化“经纪人”。

通过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微种子基金,加强科技创新扶持,加大成果转化前期支持,主动对接关于加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产教融合新政,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强化利益分配政策创新,完善新型校企研发合作、技术转移平台运行机制,确保各级各类成果转化政策在学校落地见效。围绕学校“一院一策”综合改革,坚持分类评价,质量先导,完善科研管理、评价、考核和激励相关机制,切实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深化高等教育产教融合,必须坚持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为目标,聚焦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重大需求,积极面向科技前沿,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作用;必须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充分发挥创新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作用,以学科链带动创新链,以创新链培育产业链,以产业链配置资金链和人才链,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必须发挥高校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在产教融合中的主渠道作用、企业在校企协同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以行业企业现实需求为依据,大力推进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将科教创新资源有效转化为先进生产力。

西北大学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深化机制体制改革,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水平科技成果与多元化产业需求的互促共赢,为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动能,注入新活力,以多元合作推动产教融合,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文刊载于中国教育报)


上一篇: 探究现代大学制度的新内涵
下一篇: “顶天立地”深化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