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您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学校要闻

导师的力量——牛文培:做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来源:     发布时间:2022-11-16 08:42:00      

编者按

广州南方学院“全程导师制”从提出构想到积极推行,已历时三年有余。学校打破思政教育、通识教育以及学生工作之间的教育界限,成立学生成长教育中心,实施全程导师制,制度化协调首席导师、辅导员、学业专业类导师、思政通识类导师、行业导师和朋辈导师形成导师组,打造育人共同体,进一步整合育人资源、创新育人方法,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养成。

在全校上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我校特推出“导师的力量”专题报道,集中讲述“全程导师制”下我校成长导师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方面的优秀做法和经验,凝聚广大成长导师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优秀成长导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总结和积累学校“全程导师制”的育人实践经验,鼓励我校教师队伍成为“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

作为2020级首批成长导师,外国语学院教师牛文培本着与学生为友的理念,融入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与工作中,与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根据学生的特点循循善诱,在陪伴引导中把握学生真实动态,就地就近解决学生实际问题,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做有温度的榜样

榜样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牛文培看来,学生总会经历这样的一段艰难的时期:在进入大学后,新鲜感一过突然就变得迷茫起来。这种原因主要是由于紧张的高中生活和宽松的大学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学生不知道如何去适应这种迷茫,难免形成惰性,选择一种“摆烂”的方式去缓解压力。为此,牛文培坚持躬身实践,积极向学生们展示自己每一阶段的小目标和目标的完成度,以此激发同学们的动力,使得学生能够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去面对学习。

作为外语学习者,牛文培带领同学们每日进行外语学习打卡,并每天率先发到学习群中。在一段时间后,牛文培惊喜地发现,同学们也都有条不紊地坚持每日学习打卡。学生常常也向牛文培说:“老师都这么努力,我有什么理由去‘摆烂’呢?”在牛文培的带动下,班里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大家口中说的榜样。如在一次学习分享活动中,冯诗婷同学得知曾晓俏同学每天坚持阅读一小时后,从此以她为榜样,每天坚持进行法语阅读,从一开始的成绩平平到后来成绩的突飞猛进,成为了“一匹黑马”。

牛文培和学生每天一起打卡学习

做不只会点头的倾听者

在牛文培看来,做好学生心声的聆听者并不是简单的对学生所说的话微笑或者点头。或许是出于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有些老师常常在倾听的时候只会一味的点头赞许。点头虽然能够激发学生的交流意愿,能促使学生打开心扉,但是不应该不加辨析的盲目鼓励,会使学生无法看清努力的方向,也许会让学生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学生从高中到大学是一个生活状况的转变,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开始,更是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开始,在倾听的过程中一定不做只会点头的倾听者,而要在倾听中加以正确的引导。

师生座谈会

做擅长分享经验的过来者

在牛文培看来,作为一名导师,与学生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更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生存经验。作为专业课老师,牛文培时常向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方法,也时常以过来者的身份,分享自己的成功与挫折,以及面对问题和困难时如何解决的经验,引导学生们更好的适应社会,向阳而生。

学生团建

做有思想的智慧陪伴者

在牛文培看来,“导师”二字是沉甸甸的, 是有双重身份的。既要做讲台上传授知识的教师,又要做学生生活上的人生导师,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工作全方位的困惑,如何做有思想的智慧陪伴者是牛文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注重给予学生们足够的关心、关注和陪伴,常常一句简单的关心和问候或者考前的一条加油祝福微信,都能够使学生们得到温暖。除了生活中的关怀,在陪伴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也要遵循一些原则:首先是尊重个性化原则。要承认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善于发现和发展个性,不应该“批量生产”学生,要学会要因材施教;二是循序渐进原则。要始终遵循学生们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不能一味地去灌输自己成熟的观念,要循序渐进地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给学生发送加油短信

与学生一起劳动

做提醒学生的预见者

“前方有坑,记得绕道”。在牛文培做学生的时候,走了很多的弯路,也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所以,她深知学生成长过程中摸爬滚打的迷惘和不知所措。牛文培认为,作为导师,要尽可能地提醒学生,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做一个提醒学生的预见者,给他们最中肯、最理性的建议,帮助他们在人生道路中少走弯路。

做特殊时期的“心理医生”

2020级的学生经历了一段特殊的“网课时代”。在牛文培看来,疫情时期同学们面对线上课堂,缺少了现实中的交流沟通,学习的孤独感和困惑增加。牛文培提倡一种分享式沟通,与学生建立群聊,积极分享自己每日的所见所闻、喜怒哀乐等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努力打开学生们的心扉,激发学生交流沟通的欲望。

来源外国语学院 (文稿:牛文培 陈思源 宋思洋 林凡  编审:学校新闻宣传中心

上一篇: 我校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
下一篇: 我校组织召开党外人士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