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NEWS时间:2022-08-30
8月27日,我校召开2022年学科布局与平台提升务虚会。会议结合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未来十年发展纲要,就“学科布局如何优化调整?科教平台如何提升赋能?发展特色如何定位聚焦?”三个事关学校长远发展的核心问题展开讨论。大学董事会办公室、中山大学代表、全体校领导、校长助理、各教学单位代表、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相关职能部门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李建超,常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唐燕主持。
全体与会人员合影
会上,黄静波副校长作题为《着力优化学科布局,加快提升平台赋能,全面推进一流应用型本科大学建设》工作报告。围绕学校事业发展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的重要问题,从学科专业建设、重点科研平台和项目推进、硕士学位点建设及教学质量提升、科研奖励机制等四个方面对我校学科布局与平台提升建设情况作总体汇报。
黄静波副校长作工作报告
随后,商学院院长何兴强、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院长杨智、会计学院执行院长卫建国、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欧崇亚、云康医学与健康学院院长罗焕敏、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孙立等教学单位代表结合现阶段工作实际,重点聚焦硕士点建设、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产学研合作、新文科建设不同板块,总结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科学研究发展、教学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并对学院重点项目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
校长助理夏亮辉就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作专题发言。他详细介绍一年来学校师资队伍与人才工作实施情况与当前现状,系统分析当前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工作形势,明确了学校未来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的建设思路和重点任务。
在分组讨论会上,与会人员分别就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科布局优化、学科交叉融合、科产教融合、教科研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的引培留、重大教科研项目申报等话题展开热烈交流。与会人员紧扣会议主题,畅所欲言,为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献言献策。教务处常务副处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吕佩安,商学院副院长张玉冰,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副院长苑俊英先后就讨论结果作总结汇报。
会议最后,喻世友校长在听取集中汇报与交流研讨的基础上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在南方学院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确定“建成位居中国应用型高校前列、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下,南方学院应按照“巩固”、“提高”、“融合”三个关键词走好特色办学之路。
喻世友校长作总结发言
首先是巩固。一是要巩固校园文化环境。要始终把大学的使命放在第一位,营造公正、公平、平等、自由的校园环境,追求批判思维,形成凝聚力强,互相支持,团结互助的校园风气;二是要巩固好“三驾马车”的民主机制。要坚持学术委员会、财经委员会,校长书记办公会三驾马车互相制约的民主机制,这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前提;三是要巩固二级院系的自主性。二级院系自主办学是学校发展的根本,要充分发挥其在学科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四是要巩固老师的身份。老师不仅是一个教书匠,一个研究者,还承担着学生的成长责任,要让大学精神回到大学,老师本职回到老师;五是要巩固党政融合。要重点破解党政“两张皮”的问题,巩固党政融合一体教育机制;六是要巩固不平衡发展策略。要把人财物资源倾斜给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大学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学科;七是要巩固人才培养方案。要坚持以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为中心,结合地方经济发展、行业经济发展的逻辑来确定培养方向。
其次是提高。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要坚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把“三全育人”、“完全学分制”充分融入到培养方案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二是要加强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院长、系主任要尽快帮助年轻老师确定好课程方向及研究方向,鼓励以团队制开展教学、科研及产学研工作,这是决定学校学术水平高低、学科发展快慢的根本;三是推进应用型特色教材建设。要持续进行应用型教材建设,继续编写出一批符合南方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充分发挥教材建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积极作用;四是要打造核心课程的优秀教学团队,在不断实践和归纳的基础上,形成学科优势与特色,这是学校特色发展战略出成果的关键。
最后是融合。喻世友校长表示,未来十年学校必须坚持走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政教融合发展道路,这是我们建成位居中国应用型高校前列、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关键。
本次会议为我校加速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提供了方向,凝聚了合力。对标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我校将瞄准经济社会需求,构建更加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格局,完善适合我校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来源:学校新闻宣传中心(文稿:杜明燕 鲁锐 摄影:王子仪 郑烨杭 杨壁蔚) 编审:学校新闻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