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NEWS来源:0 时间:2017-12-29
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定位?如何进行应用型转型发展?怎样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这是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必须时刻思考的三个难题。作为广东省首批应用型转型本科试点高校,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上进行了许多探索,为了更进一步明确思路、转变观念,学校举办了应用型转型大学校长谈系列讲座,特邀全国一流独立学院校长共同探讨这一话题。在首期讲座上,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文华学院院长刘献君作题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讲座,从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改变教学条件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树立“服务”理念
“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一环。”刘献君教授表示,应用型、学术型人才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分类,代表需求的不同而并非水平的高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也需要高水平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这也对应用型大学的师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刘献君教授提出了“教学服务型大学”这一概念,他表示,应用型大学强调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强调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注重学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最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应用型本科高校应确立牢固树立“服务”理念,服务地区,服务学习,将重点放在课程,具体体现为学习与服务并重,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结构。
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要抓五个重点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内容,刘献君教授认为,课程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课程建设要在改革结构(体系)上下功夫,形成合理、优化的课程结构(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重点是什么?刘献君教授认为要抓住五个注重:注重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根据专业核心能力要求,形成具有基础性、原理性和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要根据本专业实践能力要求,将课程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注重职业道德培养,可以单独开设课程或结合思政课、专业课进行;最重要的是,要注重个性化培养,教育要回到个体中,培养应用型人才,更需要个性化。刘献君教授也分享了文华学院开展的三九个性化教育模式。“个性化教育起点是尊重学生,终点是学生尊重。”
应用型大学要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大家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要如何将其与学术型大学、与职业院校区分开来,刘献君教授表示,十九大报告中已经给出了解决问题的钥匙:政教融合、校企结合。应用型大学要将目标定位于培养企业、社会需要的人,用这一目标来指导科研和教学。
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高,任务重,难度大,应用型大学如何转型发展对高校来说还是个需要共同探索,共同创造的新课题。讲座结束后,学校领导、各院系负责人分别结合南方学院办学情况,就课程设置、特色培养、校企结合、思政教育等方面与刘献君教授进行了讨论。喻世友校长表示,南方学院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校企共建等方面已经进行了许多探索,应用型转型最基本的是要统一认识,把握原则,在这方面还需继续努力,让“最后一公里”尽快落地。
文章来源:学院办公室 作者:李颖 摄影: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