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NEWS

学校要闻

喜讯:医管系石艺博、何金燕作品《博贺渔港新貌》在省委“爱家乡,查村情”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来源:0 时间:2017-12-29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爱乡教育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中去,结合全省自然村落历史人文普查工作,同时也为了丰富同学们的暑假课余生活,医学与健康管理系于2017年7-10月特开展“爱家乡 查村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广东省教育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以及广东省学生联合会关于表彰“爱家乡,查村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优秀作品、优秀组织机构和优秀指导员的相关通知,医学与健康管理系2016届三班石艺博、何金燕的作品《博贺渔港新貌》在“爱家乡,查村情”照片类作品评比中荣获二等奖。

为了表彰鼓励获奖者,也为让同学们更好地体会学习本次活动的精髓,感受乡村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我系记者特对两位获奖的同学进行了简单的采访。

具体采访内容如下:

Q:请问拍摄这一组照片的灵感来源于哪里?

A:拍摄这组照片是在一种机缘巧合下发生的。前不久我们的家乡——茂名市在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大型城市文化旅游品牌竞演节目《美丽中国城》中获得了“最受观众喜爱魅力城市”的奖项。早在暑假的时候我们家乡各个单位各个乡镇都在为这次的竞演努力,全民动员为自己的家乡拉票,为了展现我们茂名市一种独特的“美”。而暑假之前系里发布的“爱家乡,查村情”活动让我们有感而发,我们决定通过这次活动展现我们家乡的风采。

Q:那么选择此地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

A:博贺镇是一个三面环海的滨海小镇,博贺渔港是镇上大多数人工作的地方,可说它养育了博贺镇。听我爷爷说,以前的博贺渔港是个货运码头,专门用来运输农产品的,后来柴油机船的普及促使更多的人从事海洋捕捞业,原来的货运码头已经不能满足于渔港发展的需求,于是勤劳的人们开始自发地扩建码头。到现在为止,博贺渔港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十大鱼缸渔港之一”的天然良港。今天博贺渔港的繁荣离不开祖辈们的努力,我们选择在博贺渔港拍摄这组照片,作品《博贺渔港新貌》不仅展现了博贺渔港的风采,而且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家乡。

Q:请问拍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趣事可以分享的呢?

A:那时候差不多是开渔节了,开渔节同时也是岭南民俗文化节,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为了观看这场文化盛宴,当然也是想过来尝尝这里的海鲜,所以有很多游客问我们哪里有海鲜吃。但是今年的开渔节比较特别,因为当时还是禁渔期(每年5月15日─8月16日),其实并没有很多海鲜。

1.png

1 休渔期停泊在博贺渔港的船只/拍摄者:石艺博2017/8/5傍晚

石艺博、何金燕同学的作品《博贺渔港新貌》取景于博贺渔港,该港隶属于广东省茂名市滨海新区博贺镇,图1-6为获奖作品《博贺渔港新貌》和相关配文。

博贺渔港是广东省三大渔港之一,渔港面积、码头长度、渔船数量、单船马力、渔业产量、渔业生产总值、卸港量等七项重要指标位居全省第一,先后荣获广东省最大渔港、全国十大渔港之一、国家一级群众性渔港、广东省文明渔港、国家二级口岸和广东对台贸易点等称号,并于2010年成为国家级中心渔港。

2.png

2 远洋捕捞渔船上悬挂的五星红旗/拍摄者:石艺博2017/8/5傍晚


3.png

3 渔民正在码头修理捕捞用具/拍摄者:石艺博2017/8/5傍晚


3.png

4 轮渡把渔民送上渔船/拍摄者:石艺博2017/8/5傍晚


5.png

5 远洋捕捞渔船上悬挂的五星红旗;拍摄者:石艺博2017/8/5傍晚


6.png

6 博贺渔港航灯塔;拍摄者:石艺博2017/8/5傍晚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村庄是这种文明的载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村庄积淀了最为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住了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村落风貌、家风家训、历史遗产、人文故事是岭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们身边最直接的爱国爱乡教材。

同学利用暑假返乡及旅游时间,深入村落,察看村情,探寻乡村历史文化,感受乡村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用自己的方式记住乡愁,留住乡情,更能增进爱国爱乡情感,进而提升国民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章来源:医管系官网  作者:医管系办公室(媒体信息部与宣传部)  图片:石艺博  编辑:邱世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