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您当前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媒体报道

【南方+】中大南方聚焦本科教育质量,建设一流民办大学

来源:0     发布时间:2018-06-27 00:00:00      

微信截图_20180625115239.png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全景。学校供图

6月初,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广东省选拔赛总决赛在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下称“中大南方”)举行,来自全省36个学校的225支队伍同台竞技,最终来自中大南方等高校的8支队伍获得特等奖。

参加比赛获奖,这对中大南方学子来说是“常事”。作为一所多学科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高等学校,办校12年来,该校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相关比赛,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项近千项。

2016年,中大南方被遴选为广东省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今年是该校第二个三年规划“出特色”的最后一年。如何交出“特色”答卷?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院长喻世友、副院长黄静波向笔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院长喻世友表示,学校将紧紧围绕向应用型转型、建设一流民办大学的目标,以立体化的培养方案作为关键点,在规范和改革的基础上抓好学科建设、师资建设,深入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模式,推动特色学科的培养和发展,从而促进学校实现应用型转型。

●撰文:马立敏 姚瑶 李颖 邱世玲

编辑统筹:李江萍

??打造学科特色

“立体化”培养应用型学生

中大南方是省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今年也是该校第二个三年规划“出特色”的最后一年。近年来该校如何探索特色,有哪些突出成果?

喻世友表示,近年来,中大南方着力推动学科特色建设。各院系、各专业从“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国际合作、实践育人等方面着手实现这一目标。

而学科特色建设以“立体化”的培养方案作为基础,这也是推动中大南方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关键。学校要求各院系按照“立体化”要求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进行有特色的能力培养,将专业教育、思政教育、通识教育、成长教育有机融合,并融入到每个教师的工作、管理之中。

“这也要求我们改变或调整原有的学分安排,消除知识传承、能力培养、综合素质三者之间的隔阂,解决专业教育与综合素质教‘两张皮’的问题,真正形成南方学院特色核心竞争力。”喻世友说。

“立体化”培养方案,中大南方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同时体现学校自身特点。中大南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能完全移植中山大学。学生情况不同,对学生的要求和培养也应该有所不同。

作为应用型转型高校,该校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喻世友表示,这种培养不是在文化课堂上就能够掌握的,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此,我们积极改革学生培养方案,基础知识部分遵循学科规律,专业知识更多地结合行业、企业规律进行学习。我们明确规定多数课程要有不少于1/3的实践课或实践性内容,形式多样,包括讨论、研究型学习、外出调研、三下乡等。”

??探索校企合作

提高人才输出质量

在中大南方多数课程要有不少于1/3的实践课或实践性内容,其中新型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平台。

黄静波表示,在学生实践上,该校为学生提供了校内、校外两个大平台。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探索新型校企合作模式正是办学的一大亮点。

在新型校企合作中,企业深度参与到制定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指导实践与实习等过程。该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和企业建立起常态化的合作关系。学生到企业实践,不是简单定岗实习,而是有明确的规范,前期准备、实践期间都有明确的安排。

例如为培养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医学检验类人才,2015年,中大南方与云康集团签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云康集团创建应用型大学战略合作协议书》,共同创办医学与健康管理系。

云康集团国外专家制定了该专业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并提供一流的师资团队,开展具有国际视野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在实验室建设、学生实习等方面为该专业提供帮助,培养掌握专业技能、具有创新能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拥有全球视野的高级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实施“人才强校”

“引智”育才优化师资队伍

在中大南方,学生经常有机会听到国内外优秀学者专家的讲座。喻世友说,要为学生创造热烈的学术交流环境,就是要请最有思想的、最有水平的专家。

中大南方现有教师84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1人、中青年教师国内访问学者23人、“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校级培养对象5人,广东省省级教学团队1个,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广东省民办教育优秀教师1人。

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逐步建立起一支年龄、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日趋合理的教师队伍,不断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并专门设置了教师发展中心,协调教师培养工作。

喻世友表示,该校通过二级管理方式开展教师培养培训,校级层面主要负责青年骨干教师奖励计划、教师国内外访学、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开展教学竞赛、组织青年学者沙龙活动,促进青年教师成长;二级教学单位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新入职青年教师在本单位配备专门导师,组织教师参与到企业、行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其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中大南方还特聘知名学者夏书章、黄天骥、陈平原等3名教授担任学术顾问,聘请巴曙松、任剑涛、张军、钟玫、谭劲松、王哲民和陈树衡等9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或教授担任讲座教授。

招生亮点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院校代码:12619)今年面向全国20个省份计划招生5580人,同比增加137人,其中,广东省内4725名,省外计划855名。中大南方共有管理学类、工学类、文学类、经济学类、医学类、艺术学类六大学科37个专业统一招生。今年该校继续保持理工科大规模招生力度。艺术设计与创意产业系艺术设计学、数字媒体艺术和公共艺术三个专业,首次新增美术类考生招生。

作为广东省应用型转型试点高校,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明确要求新专业招生要落实校企协同育人,要结合社会的要求、企业的需要来培养人才。今年新增的专业金融学和互联网金融专业首次招生,由学校与广州农商银行达成合作办学协议,共同筹备与建设,致力于培养符合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中大南方从2013年开始实施自由转专业,2015年起开始实施完全学分制,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该校实行3-7年弹性学制,除中外合作项目和其他已明确规定不允许转专业的专业外,在校生可自由申请转专业,不设任何门槛限制。以上措施使学校教学资源的配置方式由学院计划调控为主变为学生自主选择为主,搭建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平台。

在今年招生录取期间,该校将开通20线的咨询电话020-87912619。为让考生和家长更深入地了解人才培养、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等情况,该校将于628日(星期四)举行校园开放日,各院系及相关部门将提供面对面的咨询服务。

访谈

培养有扎实基础的“中坚力量”

问:在学生培养上,中大南方有什么清晰目标?

喻世友:不同类型的大学、不同学科都有一流,我们要把学校办好,力争建设一流民办大学。作为应用型转型高校,我们要培养应用型学生。而培养学生绝不能与社会脱节,我们要紧密结合地方现实行业现实,服务于社会需求,培养有扎实基础的“中坚力量”,为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中层的技术专家。

“人”的培养是大学最重要的元素,大学的职责除了知识传承以外,还包括对学生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在我们学校,老师不仅是教课的“工匠”,每位老师都要融入到学生的能力培养中。我们希望形成崇尚平等、公正、自由的大学文化,在大学四年形成的思想,会影响学生一辈子,我们希望培养出人格独立、思想自由、事业广阔、敢于担当的学生。

问:新型校企合作模式为学校的教学带来了什么改变?

黄静波:新型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对学校教学、学科设置等提出了新要求。对此,我们也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将对一些已有的偏理论化的教材作出改变,更多地告诉学生“该怎么做”,使之更加切合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输出质量。

我们新专业开设必须要有和企业系统育人的充分条件,以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为前提,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定位。企业深度、全程参与育人过程,从师资建设、培养方案到产学研合作全程参与,这是新专业开办的基本条件,否则不能招生。

2016年中大南方有5个获批专业,最后只有2个对外招生,其他3个因未达到校企协同育人的要求而没有招生,这是学校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我们宁可慢一点开办专业,也要让专业达到要求。

此外,我们同步开展建立一支适应应用型学科教学的师资队伍,不断增加“双师双能型”教师。按照计划,2020年中大南方“双师双能型”老师要超过50%

问: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离不开师资支撑,学校在引才方面有什么动作?

喻世友:师资几乎是所有民办大学最头痛的问题,我们在引才上下了很多功夫。中大南方学院依托中山大学强大的师资资源,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主要来自中山大学教师,国内“双一流”高校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以及美国、英国、法国、瑞典、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的优秀教师人才,同时面向全国招聘具有海外留学经验和有关行业、企业富有实践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士、专业技术骨干任教师,建立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数说中大南方学院

1.10个院系,39个专业。

2.图书馆面积2.91万平方米,藏书204万余册,共享中山大学图书馆电子图书194万册,电子期刊11万种,24小时开放管理。

3.夏书章、黄天骥、陈平原、巴曙松、任剑涛等12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教授)担任学术顾问和讲座教授。

4.12名博导,44名台湾博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南粤优秀教师3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对象1人。

5.广东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精品资源共享课5个、特色专业3个、重点专业1个、重点学科2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1个、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5个、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项目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项目7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个。

6.学校教师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08项。自2013年起,师生发表学术论文被SCISSCI等国际权威期刊论文索引收录79篇,其中教师72篇,学生7篇,位居全国独立学院前列。学生在各类专业相关比赛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近千项。

7.与30余所国外学校开展合作,2018年成为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项目”首批招生院校。

8.成立各类学生社团71个,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兴趣发展,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9.每年举办近100场高规格学术讲座,为学生提供和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10.勤工助学岗位500余个,每年奖助学金近2000万元,资助学生2200余人。

典型案例

人才培养:

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找到发展之路

不久前,中大南方电气工程专业大二女生周小玉的论文被SCI期刊Symmerty接受,成为中大南方第3个在校期间发表SCI期刊论文的学生。

周小玉表示,是电气学院教授洪维恩从教她最基本的代码知识开始,不厌其烦、循循善诱的教导逐渐培养了她独立思考的能力,打开了探求科学的大门,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一年前,刚加入洪维恩的科研工作室时,周小玉只能做收集、整理资料的基本工作。现在的她越来越自信、开朗,也对未来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在中大南方,像洪维恩这样的“引路人”还有许多。喻世友介绍,无论是学校进行的完全学分制、自由转专业的教学改革,还是本科导师制、师生工作室的建立,亦或多种多样的由教师指导的学生团队,都是以培养学生为根本。学校不仅关注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更重视对学生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

“无论是专业课教师、辅导员还是行政管理人员,每个人都要承担起育人职责,像盐一样溶入学生成长的每个环节,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南方学院找到自己的兴趣和发展之路。”喻世友说。

教学改革:

创新创业思维教育融入实践教学

18个校企共建实习基地、4间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开放实验室、5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近百项大学生创新创业省级以上项目……作为中大南方五个应用型转型先行试点单位之一,电气学院正在逐步打造一个企业技术支撑、校企双导师支持的平台,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把创新创业思维教育融入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促进课程建设、专业建设,打造校企合作品牌。

建立实践与科研项目体系是电气学院为学生提供应用型培养平台的重要举措。该院努力实现教学研究化、研究成果化,以教研、科研促进教学,多位教师带领学生团队开展项目实践,并将成果以论文、专利的形式进行发表和申请。

近两年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撰写的应用型和学术性论文有8篇发表在影响力较高的核心期刊或重要学术会议,学生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共计11项,其中8项已经授权使用。

“电气学院人才培养的方向很正确,很务实。”洪维恩表示,自2014年在学院任职以来,每年都有在校本科生在他的指导下发表SCI期刊论文,其中不乏还在就读大二的低年级本科生。“做科研、写论文,是对学生能力的重要训练。”

目前,中大南方电气学院下设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广东省战略型特色专业,其他专业也分别称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办学成果:

毕业生成“名片”

今年,中大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10届毕业生刘学欧把公司销售目标定位一个亿!在刚刚过去的“618购物节”,他创立的品牌“贝拉比”大受热捧,卖出超过10万件母婴喂养用品。

3年前,刘学欧和2位大学同学辞去原有的高薪工作,全身心投入母婴事业。面对前期的高额投入,未知的市场前景,他们小心翼翼又满怀信心。所幸,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公司发展已步入正轨。

“南方学院出来的学生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思维活跃,敢闯敢拼。”刘学欧表示,无论是以前在银行工作还是自己创业,这个特质都是让他成功的关键因素。现在,他的公司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员工都是校友,“母校的毕业生综合素质非常高,不管是在我们公司,还是其他单位都广受好评。”

办学近12年,中大南方学院已有7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3%以上。每年毕业生超过九成在广东省内就业,也有不少毕业生像刘学欧一样选择自主创业。今年毕业季,南方学院的毕业生继续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

“一直以来,我们坚持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积极利用‘课内’和‘课外’两个课堂,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团队协作、实践等综合能力,为社会输送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喻世友表示,校友们在工作岗位上的优异表现,已成为学校办学成果的“品牌”与“名片”。

媒体链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06/24/c1261291.html



 


上一篇: 【南方日报】中山大学南方学院聚焦本科教育质量 “立体化”培养应用型人才 建设国内一流民办大学
下一篇: 【今日从化】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创新教学模式,打造应用型人才培育“孵化器”